中国平安近16年收入、净利、总资产复合增长率近30%,税收增长率近35% 中国过去最大的势,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全面释放,中国经济全面向发达国家看齐;当前全球最大的势,就是科学技术对传统生产力的全面升级,进而带来更先进的生产力和更高效的生产关系。 平安33年,一直在顺势借势,创新突破。其中也没少犯错,但前进步伐从未曾停止。 最早引入外资:摩根高盛,公司新闻汇丰;最早引入外脑:麦肯锡,科特勒等;最早开展销售体系改革,最早开展网络、电话销售,不断创新孵化:陆金所、平安普惠、好车、好医生等,平安从平安产险到平安保险集团到平安金融集团到平安科技型金融生活服务集团。 《天下无贼》里有一句葛优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台词,在平安得到最好的实践。 三十年来,平安出了最好的价格,足以让普通公司股东们内心滴血的价格,从海内外吸引了最优秀的人才,也因此给公司创造了巨额财富。 平安给了优秀的核心人才超常规的薪酬,建立了强有力的平台能力。基于此,平安的普通员工成本实际上是低于大部分保险公司。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不知线年春,碧桂园董事长杨国强与马明哲有个很短的对话。 回去后,杨国强对时任碧桂园人力资源总经理彭志斌说:“我给你30个亿,你去给我找300个人来。” 根据德勤2016年保险行业高管薪酬研究报告,外资保险公司CEO的薪酬在1500万美元左右(注意,是美金!),而中资上市险企董事长们的平均薪酬只有295万元(人民币!) 无论平安,还是其他保险公司,核心人才的薪酬与国外保险公司比,还是有差距的。上升空间依然很大! 想做好的保险公司,回去做方案吧,每年拨5000万-5个亿(根据公司规模的大小),找10-100个一流人才。 平安2.9万研发人员,每年投入100亿!很多保险公司也高度重视科技,但是!但是!回去数数你们家有多少研发人员,你们家每年投入多少研发费用。 所有的投入都是为了产出,无论是人才还是科技,绝对不是为了用来写进报告,拍进照片,应对监管,用于宣传。 平安的核心团队不断壮大,从数人到数百人。期间也有一些人退休,离职,但核心没有变,董事长一直在。平安的业务不断扩大,从产险到全保险到金融到金融生活服务,但平安的核心文化没有变。 如果你能做30年的董事长,如果你公司能出一个30年的董事长,那么你们家公司也会像平安一样鲜亮。虽然不一定有一样的规模,但一定也会是一家响亮的保险公司。 (责任编辑:admin) |